12月19日晚,“先锋话剧跨界脱口秀——将喜剧进行到底”和“先锋对话——实验戏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深圳坪山大剧院黑匣子剧场举行,这标志着先锋戏剧“方盒现场”正式开幕。
青年演员、导演刘晓晔:先锋话剧,就是让人痴狂疯魔的戏剧
与以往传统的戏剧院形式不同,坪山大剧院以“戏剧方盒”新姿态建成落地,以“开放、先锋、品位”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探索戏剧文化创新创意发展,培育在地戏剧文化,丰富当地市民文化生活,引领审美品味和高雅文化。
“先锋话剧,就是让人痴狂疯魔的戏剧”,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戏剧演员、导演刘晓晔向在场各位观众普及先锋话剧,包括先锋话剧的定义、起源、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等。
顾名思义,先锋话剧就是与传统戏剧相比更具先锋意识和实验理念的戏剧作品,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传统戏剧结构不同,先锋话剧反对过于依赖文学剧本以及单一的表现手法,更倾向于独立的艺术形式。
“1982年,林兆华导演排演的《绝对信号》是中国先锋话剧的开山之作,这是中国先锋话剧出现的标志,也是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发端。”为什么《绝对信号》成为开山之作?刘晓晔向观众透露一个细节,当时,《绝对信号》抛弃了一直沿用的“镜框式舞台”的大剧场,而在一个类似排练场的小剧场里演出,舞台与观众席处于同一平面,甚至触手可及,这是最大的突破。
而之后,牟森、孟京辉成为了先锋话剧的接班人,中国先锋话剧的发展推向了高潮。1999年,由孟京辉创作的小剧场话剧《恋爱的犀牛》在演出市场上大获成功,而长段的独白,长段的台词更是把它推向神坛。刘晓晔解释说,《恋爱的犀牛》之所以被认为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先锋戏剧,是因为它在较为传统的爱情故事上,加上新颖的表现方式,用动作,用诗,用音乐来模糊掉故事的边界,然后去表达一种感觉。
需要了解的是,传统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包括京剧、昆曲、越剧、等。而先锋话剧既不同于传统戏剧,也不同于戏曲,它是当代中国最前卫,最具人文主义情怀的行为艺术,对于传统戏剧是颠覆性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两代戏剧人对话,先锋话剧该何去何从
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先锋话剧渐渐被众人熟知并接受,在中国戏剧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孟京辉为首,其拥有一大批热情的观众,他的作品让无数年轻人因此爱上戏剧,并走进剧场。
老一代先锋话剧人依然坚守岗位,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新一代先锋戏剧人源源不断涌进先锋戏剧的浪潮中,心中有爱,可破风浪。
扎根先锋话剧二十余年的刘晓晔对话三位年轻先锋话剧导演和演员,分别是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入围作品《抱枕人》导演米立,以及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学生李铁柱(演员)、小蓝(导演)。
毕业之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蓝和李铁柱共同合作了先锋话剧《牛》。小蓝谈起了剧本《牛》的来源,“我曾在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农村的朴实,农耕生活,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农村的题材其实是一种十分老套的题材,亟待创新。”
对于两位尚未毕业的年轻先锋戏剧人来说,最困难的有两点,一是如何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去呈现故事,二是资金问题。许是资历尚浅,阅历不足,小蓝表示,在导戏过程中,有时候好几天都没能导出来一场戏,比如改用什么样手法去呈现插秧这一行为。李铁柱则耿直地表示,一场话剧能够诞生,它需要的费用不止是演员工资、场地租赁,还有灯光、舞美、道具,所有观众能够看到的以及没有看到的,这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他“警示”大家,不要轻易地走进剧场,为好剧买单,要不然会因为烂剧而失去对先锋话剧的兴趣。
创作先锋话剧曾遇到什么困难,对于这一问题,导演米立则表示,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创作想法和观众的接受程度。先锋话剧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掘弃剧本,把戏剧完全变成导演的艺术。然而,林兆华导演曾说,“一个导演排戏,不是为自己风格服务,而是为戏剧服务。感受到他是什么样的戏,就排成什么样的。”个人和观众之间的和解,米立还在寻找。
通过交谈,刘晓晔看到了年轻先锋戏剧人遇到的困境,但同时也看到新一代创新蓬勃的力量。“未来先锋话剧究竟会导向什么轨迹,没有人能够保证,先锋话剧的创作者们最大胆的就是用与众不同的思想和审美,去获得艺术成就。我希望,在未来,你们给先锋话剧注入更多的力量,创作更多具有永恒的时代意义的作品,引发更多观众为对生命的思考。”刘晓晔对于年轻一代先锋戏剧人寄予厚重希望。
乌镇戏剧、深圳青年戏剧展,将先锋进行到底
除了19日的“先锋话剧跨界脱口秀——将喜剧进行到底”和“先锋对话——实验戏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接下来还有两场活动,20日、21日在坪山大剧院黑匣子剧场进行演出,分别是“乌镇戏剧青赛归来——将先锋进行到底”和“深圳青年戏剧展——将麦芒进行到底”。
乌镇戏剧节旨在加强国际戏剧交流发展和繁荣国内戏剧,20日将演出三部剧目,均为乌镇戏剧青赛入选及最佳剧目。
为推动青年原创戏剧的发展,扶持青年舞台戏剧人才,并为热爱戏剧有潜力、有梦想的青年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让青年创作者有机会向戏剧大师学习交流,乌镇戏剧节特设青年竞演单元 。
它们代表着乌镇戏剧节的新兴戏剧力量,曾在戏剧节期间进行群众公演。
《鸡兔同笼》,获得第七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最佳戏剧奖,演出时长为30分钟,“这是填空题,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一部用数学公式创作的戏剧。一个囚徒,一个“怪客”,隔着玻璃,30分钟的探视。他们完成约定,讲述故事,他们消除偏见,坦诚相见,却终有一人,渐行渐远。从她出生的那天,“我”就想进入她的世界,“我”想这是我唯一的方式。
《牛》,一部注入客家青年戏剧新势力的深圳原创、肢体剧,以及乌镇戏剧节青赛入选剧目。“在中国南方的客家山村里,突如其来的大雨将农民维持生计的牛冲走了,于是农民便踏上了寻牛的旅程……”在淳朴的客家话和客家山歌当中,一同寻找丢失的年月。
《抱枕人》,获得广州青戏赛编导演三项个人大奖、广州青戏赛最具创造力戏剧奖,以及乌镇戏剧节青赛入选剧目。在粤语中,“阿泽”和“阿宅”发音相同,不爱出门的阿泽变被当成了“变态”,一个宅男,对抱枕人的爱意,是否“合理”呢?通过这样一部独角戏,试图去讲述更多“宅男”的独白,城市太喧嚣,网络太吵闹,但是如果足够尊重喜欢,阿宅也可以很好。
21日,坪山大剧院邀请深圳大学旧黑匣子戏剧工作室演出《寻山记》,根据《聊斋》卷一“崂山道士”一篇改编。深圳大学旧黑匣子戏剧工作室是由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历届同学组成。该剧目曾获得第十三届广东省大学生戏剧节“最具创造力”剧目奖、第十三届广东省大学生戏剧节优秀获邀展演剧目、2019北京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最佳表演奖、优秀剧目奖”、2019年上海国际艺术节获邀展演剧目、2019年深圳湾国际艺穗节获邀展演剧目。
作为坪山迈出的文化艺术第一大步,“方盒现场”先锋戏剧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这对发展坪山文化艺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进一步推动坪山文化的国际化思考,促进坪山大剧院成为戏剧文化的综合空间、先锋戏剧的原创基地、品质引领的文化地标。